回溯生命的长河 -凯发app

作者:2018/05/29 07:46


回溯生命的长河

--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之旅


小时候,我们也常常跟随父母去自然博物馆,走马观花地看过千奇百怪的生物,目瞪口呆地仰望着高大的恐龙,充满好奇的向讲解员提问……现在我们终于读懂,这本关于自然历史最生动形象的书,在每一个展厅、每一个产品之中,看到生命进化历程的缤纷多彩,奇伟磅礴。(书涵)


2018512号,五名大一学生和三名古生物研究生,跟随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的史宇坤老师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从天体的产生、生命的起源开始,沿着生命的长河顺流而下,细看名38亿年间精彩纷呈的浪花。从最初微小的生物,到登陆的壮举,到中生代的庞然大物,到人类的产生中看到演化之道。更看到如今地球上的生态乱象,大千世界中的各种生存智慧,苍茫大地中的各种珍宝,实在让人受益良多。同学们各有所爱,各有所感。


赖牧晨

  我最喜欢“人地之源”展厅。这一展厅大致介绍了人类农业文明的起源(以几种主要作物为引)和中国由地理环境影响而发展出来的几种文化。这一展厅使我对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有了一些了解,也使我开始反思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的文化区,显然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关。

论人工选种的重要性


张书涵


石燕”拂云晴亦雨

  在b1层“演化之道”展区的“从水到陆”部分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石燕化石。这是距今4.5亿年前奥陶纪晚期出现的是一种古无脊椎腕足动物。其外贝体为横方形,向左右延伸时,逐渐收缩上翘开张,壳面具粗强的放射状褶线,状如燕翼,所以古人就将它称作“石燕”。

  郦道元在《水经注》记述:“石燕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雷雨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 后来许浑在《金陵怀古》中也曾写:“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不论是在地理著作还是文学著作中,都对这一小小的化石发挥了极大的幻想,给这一古老的生物增添了文学的神秘色彩。


张媛

我最喜欢的展品是这具狼的标本。

狼,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狼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是现生最大的犬类。

我最喜欢这具标本的原因是因为其神态表情莫名透露出一种憨态可掬,展现了人们普遍认知中狼凶狠本性以外的一种非常识性的可爱。甚至有点像“二哈”,极具有亲和力。



刘馨午

  在博物馆中,我最喜欢的标本是那件顾氏小盗龙正模标本的复制品。我喜欢这件标本的原因单纯是因为它是小盗龙的化石标本,而我非常喜欢小盗龙。这件标本和原版正品的色差较大,原版主体颜色较深,而这件较浅。但是在其他细节上与原版十分接近,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了。


陈嘉阳

我最喜欢的展厅是地下二层的“大地探珍”展厅。展厅里主要陈列的是各种矿物、岩石和土壤。这里陈列的矿物都是非常美丽的,晶体非常大,形状非常规则,和课本上的矿物图片一样。陈列的岩石也是多种多样,但我在普地的实验课上基本上也都见到过了。管内还陈列了多种土壤,以前我也只是听说过一些而已,这次也是长了不少见识。



王旌羽

最初认识猛犸象是在《冰河世纪》中善良勇敢的曼妮和艾莉,它们身材高大,全身被长毛,身上具极厚的脂肪层,并有两个长达1.5m以上的上门齿,以草类、灌木为食,群居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草原和丘陵,其灭绝原因可能与气候变暖以及人类的大量捕杀有关。


田坤烜

周末的上海博物馆之行是自己第一次参观自然主题博物馆,丰富精美的馆藏,每个主题展馆巧妙的构思陈设,都给人以绝佳的体验。珍贵精美、种类繁多的标本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抹平了现代与过去的鸿沟,每一个展厅都讲述着不一样的故事。

众多展馆中,最为着迷的当属参观最后部分的缤纷生命主题厅。直观感受上,刚进展厅,便被为这里展品陈设的丰富所惊叹。展厅入口处各色种类蝴蝶组合成的几何图案;各种有蹄类的头骨标本的对比;连续三面绚丽多姿的软体动物展墙等等,每一处都值得半天的时间去自习观察。



在布展设计方面,博物馆将林奈分类学融入其中,在描绘了地球上生物多彩绚丽的同时也很好的的向参观者展现了现代生物分类的整体面貌。美观、趣味又不失科学,也让这里成为打卡拍照的的必到之处。




后记

natural history museum, 源自英伦,是博物学家们(natural historians)存放自己各地收藏的地方。久而久之,收藏越来越多,从中可见的都是各色各样各地的故事。生物、矿物、岩石、山水世界,都是这个星球上看似丰富却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如今隔空看望它们,是看世界,是看历史,也是看未来终将不复存在的母系星球。(史宇坤

地址:南京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86)-25-89683186 (86)-25-83302728(fax) 210023
凯发app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10085945号 webmaster@nju.edu.cn
网站地图